伏來旺談上都文化 目前,有不少學者提出了“上都文化”的概念。從文化的角度分析“上都文化”,我認為有四點:一是上都文化首先是地域文化。“上都文化”離不開上都,有上都才有“上都文化”,上都扎根于草原,既是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游牧文化發展為城市化、宮廷化的典型代表。因此,要以草原為著眼點研究“上都文化”。 二是“上都文化”是蒙元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上乘部分,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忽必烈建立的大元帝國,以中原為根基,在他的中央統治集團中劉秉中、張養浩等漢臣起著重要的作用,還有意大利的馬可?波羅也參與政務與決策,他的治國理政的方略是以漢文化為核心的。作為元代政權發祥地的元上都及其特定的文化內涵,有利于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三是“上都文化”是吸收了漢族和北方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又借鑒了打通歐亞大陸之后,來自西方的文化而形成的,是由眾多民族共同創造的,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 四是“上都文化”是中原文化、草原文化、邊塞文化、游牧文化、農耕文化及西方文化的聚集、融合,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包容開放的文化。 “上都文化”作為內蒙古一個重要的文化品牌,它的重要意義在于:不畏艱險,大膽創新,敢于犧牲,奮發向上的精神;天人合一、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維:大度、包容、求同存異、致力統一的意識;放眼世界,胸懷全球,開拓、開放的觀念。我們今天研究“上都文化”,對于促進小康進程,構建和諧社會,擴大對外開放,增進世界文化交流意義重大。 ——摘自伏來旺《漫談文化統戰》(見《上都在線》網2017、4、27) 伏來旺:敕勒川文化研究會會長。原內蒙古政協副主席,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北京聯大副校長張妙弟 留言給徐進昌理事長 徐進昌:十分敬佩徐老師的堅守和銳進!您的文章是我學習的重要對象。多保重! ——2020年5月22日《地方學之友》微信群留言 張妙弟,原北京聯大副校長。北京學研究所、北京學創始人之一。 徐進昌,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倡導上都文化研究與錫林郭勒地方文化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