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任殷繼紅、包玉瑞為錫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經協商研究決定,聘任殷繼紅、包玉瑞為錫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0、8、15 殷繼紅、包玉瑞簡介: 包玉瑞(蒙古族),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錫林郭勒文化研究所 副所長。中國蒙古史學會會員。研究方向:錫林郭勒文化、上都文化、察哈爾文化、蒙元文化、地方學建設 錫林郭勒文化相關論文:《確立錫林郭勒地方學的若干思考》《從古跡遺存看錫林郭勒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基于蒙古族“非遺”視覺下的地域文化探討》《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與當代生態文明》《忽必烈多元一體開放的思想和實踐》《元代城市及城市體系概說》等 殷繼紅(女) 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 ,錫林郭勒文化研究所 副所長。中國蒙古史學會會員。 錫林郭勒盟評論家協會理事、副秘書長。 研究方向:上都文化、錫林郭勒文化、烏珠穆沁文化、錫林浩特文化、蒙元文化、地方學建設等。 錫林郭勒文化相關論文:《錫林郭勒的由來和變革》《我的家鄉錫林郭勒,游牧文明成長的地方》《上都遺址的歷史價值和上都文化研究的重要性》《烏珠穆沁文化是游牧文明的瑰寶》《歷史悠遠的錫林浩特》《烏珠穆沁廟宇考》《扈從詩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上都遺址的歷史價值和上都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淺談忽必烈時期草原游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的融匯》《說說元代上都景觀》《元代京城上都的建筑形態和獨特風韻》等在《地方學研究》《中國地方學信息》《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研究通訊》《元上都文化》《中國蒙古學信息網》等專業學刊發表。受到了業界廣泛關注。 附: 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設立 “錫林郭勒文化研究所”的決定 2008年11月24日,“元上都文化”(www.shofarr.com)網《地方學研究》開辟“錫林郭勒文化”專題,至今已經走過12年的歷程。作為一個專題,積累了58條論作,有過38539人次的瀏覽。 開辟錫林郭勒文化專題之前,關于錫林郭勒文化,元上都文化歷史文化研究會已經發過多篇文章。如:《錫林郭勒文化的立論與思考》、《淺談地方學與錫林郭勒地域文化》、《錫林郭勒文化——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鏈條》等。這些文章在“第五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研討會暨第三屆紅山文化國際高峰論壇”和北京“地方學與地方文化學術研討會”受到應有的認可,被收入“論文選編”或在學術研討會宣講。這已經證明,“錫林郭勒文化”和“錫林郭勒學”的提出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我們提出“錫林郭勒文化”和“錫林郭勒學”,其實我們并沒有多么高明,只不過是一份責任感而已。作為一個作文化研究的錫林郭勒人,出自對錫林郭勒的熱愛,作為一種責任和義務,表達自己的意愿,希望“錫林郭勒文化”和“錫林郭勒學”能作為一門學科,一門學問,引起人們的關注! 地方學是一門以地區的歷史文化、人文活動、生態環境為研究對象的科際綜合學問。 區域文化是特定時期和特定地域形成的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子系統,區域文化研究就是專門考察和分析某一地區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經濟形態、政治狀況、文化教育、社會習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透過區域文化研究成果,尋找出中國文化在地方上的表現特征,從而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審視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脈絡。 錫林郭勒文化、錫林郭勒古文明的研究,不僅對錫林郭勒地方文明建設,而且對中華文化和人類文明都將是不無裨益的。 揭開荒原草地古文明的面紗,樹起獨具上都文化和游牧文化神韻的錫林郭勒文化和錫林郭勒學之旗,應該是有關機構和草原學人的一份責任! 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為了推動錫林郭勒地方學建設與地方文化研究長遠發展,決定正式成立“錫林郭勒文化研究所”,以期協同相關方面,為錫林郭勒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中竭盡綿薄之力。 草原是詩,文化是魂,期待錫林郭勒地方文化研究在不久的將來,有長足的發展!于國家科技工作者日,成立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錫林郭勒文化研究所,愿地方文化研究助推錫林郭勒地方的發展與繁榮。 2020、5、30
|